格物致知 叩问苍穹
今天(4月24日)
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
1970年4月24日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中国开启了太空时代

文章插图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走过风风雨雨几十载
神州飞天、嫦娥探月、北斗组网……
中国航天事业
取得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代代中国航天人
筚路蓝缕,披星戴月
为中国航天事业奉献终生
这条逐梦之路
征途艰辛却脚步坚定
在中原大地
从不缺乏对太空的探索
为了和星空更接近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
在河南登封主持建造了观星台
是我国现存时代早、保护较好的天文台

文章插图
观星台北侧的石圭用来度量日影长短
所以又称"量天尺"
因其独特的设计
而成为元代天文学高度发达的历史见证
古人如果再次登上观星台
也许会惊讶于
今人发射的“星星”和创造的奇迹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人向星辰大海出发
中国的航天事业
河南从未缺席
重播播放00:00/00:00直播00:00进入全屏50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是
来自河南林州的闺女——刘洋
安全飞行1680小时
被评为空军二级飞行员
2010年5月正式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
2012年6月
执行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
2022年6月
执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
这是她时隔十年,第二次飞向太空

文章插图
航天传感器是航天遥感系统的核心
从神舟六号到神舟十一号
乃至天宫一号、天宫二号
河南生产的耐高温特种绝缘部件都是“标配”
由河南生产的耐高温特种绝缘部件
在1000多摄氏度的高温
下依然能保持“本色”
目前技术已非常成熟
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
打破了美国的市场垄断
除此之外
中国航空中有着众多河南元素
神州十二号舱外服脐带电缆郑州造
神州十三号航天员食物近半是鹤壁造
神州十二号“征战太空”的头盔面窗
郑州大学研制

文章插图
卫星并不遥远
“河南号”卫星已实现了突破
2022年
河南首颗卫星“河南一号”发射升空
2023年
【今天是个啥日子图片 今天是个啥日子能不能动土】“女娲星座”的首发卫星——
“中原一号”“鹤壁一号”
“鹤壁二号”“鹤壁三号”4颗卫星
以“一箭四星”发射方式升空

文章插图
2022年,河南首颗卫星“河南一号”发射升空
这些卫星全天时、全天候运转
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地形测绘等工作
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将用来监测
小麦、玉米等很多作物的长势
分析天气对作物的影响
进行灾害监测分析、应急指挥调度等
小说中神仙们玄乎的掐指一算
正在逐渐变成我们的日常生活

文章插图
在遥远的火星
祝融号每前进一米
就会在地表刻下两个“中”字

文章插图
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介绍
设计师是河南人
这个独特又浪漫的“脚印”
源于科研人员的精心设计:
祝融号两个后轮上带有“中”字
行驶时会留下印记
根据字间距
他们可判断火星车是否出现打滑等风险
随着祝融号的行进
火星上已留数千个“中”
还有网友称
仿佛都听到了火星车
边走边用河南话说“中中中”
中国航天起名有多浪漫
中国人把自己的航天梦
都藏在了这些名字里
一起感受
中国式传统智慧与探索未知的“浪漫”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中国航天的情怀
藏在航天员的日常里
身处天宫,航天员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 , 也在向世界传递独一无二的中国式浪漫 。
他们是“太空书法家”,在云霄之外,笔墨行云流水 。
执行“神十二”任务期间,刘伯明直接用毛笔写下大大的“理想” 。

文章插图
2023年春节,“神十五”乘组费俊龙、张陆、邓清明合写了一副春联,挂起中国结,年三十的饺子也不能少 。

文章插图
他们是“太空民乐家”,万米高空奏响传统乐器 。
在“神十”飞行期间 , 航天员张晓光曾举行“音乐会”,将美妙的笛声带上太空 。

文章插图
“神十三”乘组进入太空,航天员们的乐器更加多样 。王亚平轻抚古筝,一曲《茉莉花》宛转悠扬;叶光富手执葫芦丝 , 将《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旋律洒满天宫 。

文章插图
他们是“太空摄影家”,记录下祖国大地的壮美辽阔 。
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王之涣写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如今,航天员们上到了更高的“楼”,看到了更美的风景 。从想象到看见,这就是跨越千年的浪漫 。

文章插图
△“神十四”航天员实拍黄河入海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当中国空间站“路过”家的方向 , 航天员王亚平捕捉到了万家灯火的璀璨 。

文章插图
△王亚平拍摄的山东半岛局部照片
航天员还将传统手工艺扎染带上太空、在失重条件下泡茶饮茶、闲暇时打太极强身健体 。就连航天员的舱内用鞋 , 鞋底还藏着一个小秘密:这双鞋柔软、轻便 , 鞋底镂空,图案设计源于“九天揽月”的篆书汉字,外圈环绕的是周天星宿 。

文章插图
他们举手投足间,皆是中国范儿 。
中国航天的骄傲
藏在那抹亮丽的中国红
回望中国航天事业创建时,在近乎“一穷二白”的条件下,中国航天人敢于“抬头问天”,又能“低头钻研” 。从小到大、由弱渐强,用几十年走完了其他国家需要上百年走完的发展道路 。鲜艳的“中国红”,到达太空、月球、火星,一步步去往更远的地方 。
20年前,“神五”航天员杨利伟将五星红旗带到太空

文章插图
“神七”航天员翟志刚挥舞国旗,这是中国航天员的首次出舱活动

文章插图
2013年,嫦娥三号着陆月球 , 五星红旗第一次亮相月球

文章插图
2020年,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展示国旗,这是五星红旗第一次月表动态展示

文章插图
2021年,五星红旗随祝融号火星车抵达火星表面

文章插图
在浩瀚宇宙中,我们环宇问天,探月逐梦,五星红旗一次次闪耀太空 。此外,我们的风云、高分,上可观风起云涌 , 下可测地理万千;我们的北斗,拉开覆盖全球的“天罗地网”;我们的天链,架起一座座天地沟通的桥梁……我们向外探测的距离越来越远,范围越来越广!

文章插图
从“两弹一星”到“神舟”载人
从“北斗”指路到“嫦娥”奔月、“天问”探火
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
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
从太空短期停留到中长期驻留
……
中国航天一次又一次踏上征程
出征繁星璀璨的天空
为向往不断追逐,践行强大
中国航天事业一步一个脚印
一次次在浩瀚太空中刷新“中国高度”
脚踏实地 , 仰望星空
我们向着星辰大海不断进发
中国航天,未来可期
来源:河南日报、大象新闻、央视新闻等
- 太湖三白是哪个省的特产 太湖三白是哪个省的城市
- 中国的节日大全 传统节日 中国节日大全表
- 三九天气温高 三九天气温度是多少
- 汇票本票与支票均可用于同城结算与异地结算 汇票本票与支票的异同点
- 沾了黑色墨水的衣服怎么洗掉 沾了黑色墨水的衣服怎么洗不掉
- 黑t恤怎么洗不掉色 黑t恤怎么洗不发白
- 黏玉米和普通玉米怎么区分 粘玉米与普通玉米的区别
- 黄龙玉好不好怎么看 黄龙玉的性价比
- 黄龙玉知识讲解视频大全图片 黄龙玉知识讲解视频大全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