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在2021年世界十大港口中(按货物吞吐量),中国就占据8个 , 名列榜首的是“宁波舟山港” 。
然而很多人会有疑问 , 宁波和舟山作为两个城市,为什么要并列在一起参加排名?其余的中国港口基本都是单独排名 。

文章插图
▲世界港口排名,宁波舟山港第一
通过“宁波舟山港”的名字,也能看出两座城市在历史上的特殊性 。
在古代,舟山大部分时间都属于宁波管辖 。新中国成立后,两地逐渐“分家”,50年代舟山专区被划出宁波专区,80年代宁波与舟山相继设立地级市,延续到今日 。
但分家后,两地依然联系紧密,宁波港和舟山港于2006年合并 。在此基础上 , 很多人呼吁进一步合并两市,因此许多人称呼为“浙江最应该合并的两个城市” 。
那么,千年一体的宁波和舟山为什么分开 , 如今又在积极推动两市“合并”呢?

文章插图
▲宁波与舟山的位置
一、舟山隶属宁波舟山群岛是中国第一大群岛,大大小小的岛屿约2085个,占中国海岛总数的20%,陆域面积为1371平方公里,在古代的绝大部分时间隶属于宁波管辖 。
因此,宁波是中国历史上行政管理比较特殊的城市,既要负责管理第一大群岛,还要负责治理陆上部分 。

文章插图
▲舟山群岛
宁波地区河网密布,是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汇之地、土地肥沃,水稻粮食产量高 。
在北方中原的灾年,宁波一带仍然能保持“民无饥乏之虑 , 主食常充 , 仓库恒实” 。由于古代的开发重心基本在大陆,林多地少的舟山群岛也因此开发缓慢,只有零星的渔民定居 。

文章插图
▲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汇之地
唐朝在今宁波地域设立州一级的建制--明州,宁波城市的雏形逐渐显现 。明州下辖慈溪、奉化、鄮县三个陆地县 。由于人口稀少 , 舟山群岛在唐朝之前一直隶属于大陆县份管辖 。
公元738年,明州曾短暂在舟山群岛设立翁山县,此为舟山群岛建制的开始 。但当地开发程度依然较低,反唐势力经常盘踞岛屿,兴风作浪,翁山县在771年就被废除 , 群岛再次隶属明州大陆县份管辖 。

文章插图
▲唐朝明州州城
宋朝的商业和海上贸易繁荣促进明州的发展 , 港口经常是“樯橹接天 , 藩舶如云”,明州和广州、泉州并列宋朝三大对外贸易港口 。
舟山群岛附近水深岛多,港口条件优越,在贸易的带动下也逐步得到发展 。
1073年,时隔三百年,宋朝在唐代翁山县旧址重建昌国县,这是舟山群岛第二次单独设立行政建制 。此时正值王安石变法时期 , 宋朝上下励精图治 , 昌国县的名称寄托着宋朝昌壮国势,收复燕云故土的理想 。

文章插图
▲北宋时期的明州
明朝为避讳国号,同时取“海定则波宁”的含义,明州改名为宁波,宁波府领5个县,治所鄞县 。
由于明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 , 沿海一带居民都迁往内陆 , 昌国县被撤销 , 舟山群岛建制再次被废,隶属宁波府定海县 。宁波舟山的对外贸易一度衰落 。
清朝延续宁波府建制 。1684年,大臣以国防为由,上奏请求恢复舟山群岛的建制,设定海县,这是舟山群岛第三次设立行政建制 。为避免重名,原宁波府定海县改名镇海县 。
宁波、定海、镇海的名字,都代表着统治者对“海事安宁”的美好愿想 。

文章插图
▲清朝宁波府
随着定海县的设立和舟山群岛的逐步开发 , 来自大陆的宁波居民也不断迁入舟山群岛 , 两地逐渐形成共同的民系,如今舟山群岛大多数居民的祖籍都可以追溯到宁波 。
近代以前,宁波府建制比较稳定,舟山群岛的县制经历了三立两废的波折 。随着近代西方殖民者的到来,宁波府,尤其是舟山群岛,成为中西方文明的碰撞处 。
二、舟山与宁波平起平坐英国通过17世纪初开海期间在宁波的经营,已经认识到宁波,特别是舟山的商业和战略价值 。1793年英国使团马嘎尔尼访华期间,曾提出开放宁波、舟山、天津三处为通商口岸 。
1840年中英双方爆发鸦片战争 。英国外交大臣指示英国远征军占领舟山群岛“在距京城较近的地方进行一次有效打击” 。英国远征军随即从广州北上,于1840年7月占领舟山 。
原本不被朝廷重视的定海县在战后被升为“定海直隶厅” , 但是在英国的坚船利炮面前,舟山在1841年再次沦陷 。

文章插图
▲道光年间的《浙江全图》,定海在左,宁波在右
舟山群岛在西方殖民者入侵的面前成为国防重地 。定海直隶厅直接由浙江省管辖,和府在行政单位上平级,舟山首次脱离宁波府管辖,一千年来获得行政地位的第一次升级 。
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同时为了避免和清朝闹僵而“影响对华贸易的范围”,没有选择割占舟山群岛,而是离北京更远,鸦片贸易占据优势的香港岛 。

文章插图
▲中英鸦片战争形势图
1842年8月,双方签订《南京条约》,清政府被迫割让香港岛,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
开埠后的宁波和舟山更是成为中西双方海外贸易必经之地 。宁波商人、手工业者等还纷纷前往上海寻找商机,成为闻名全国的“宁波商帮” 。
当太平天国运动波及宁波时,宁波居民一部分进入上海租界躲避,一部分逃往舟山,人口的涌入都间接促进两地的发展和交流,宁波和舟山群岛的民系进一步得到巩固 。

文章插图
▲舟山人口的变化
民国时期,废府留县,由省直接管理县 。于是废宁波府、定海直隶厅变为定海县 。原宁波府治所鄞县县城设立宁波市 。
鉴于清末以来宁波移民不断进入舟山带来的人口增长 。定海县析置定海、滃州两县,这是舟山群岛第一次突破单一县份建制 。
可以看出,从唐朝设立明州到民国设立宁波市的一千多年 , 宁波和舟山两地平级的时间不到百年 。

文章插图
▲舟山、宁波的建制沿革
三、宁波舟山分家随着国共内战的进行,1949年中国大陆地区基本解放 , 宁波于5月解放 , 国民党军队败退东南沿海 , 占据舟山群岛等东南岛屿负隅顽抗,威胁着大陆沿海地区 。
新中国初期在行政上设立“省-专区/地区-县”的三级体制 。1949年11月,设立宁波专区 , 辖鄞县、定海等共七个县 。宁波大致恢复古代宁波府时期的“大陆+群岛”的版图 。

文章插图
▲1949年的宁波专区 , 定海县为唯一的群岛县
但当时舟山群岛因未解放,名义上设立定海县,直到1950年,舟山群岛才解放 。
舟山解放后,浙江台州的沿海岛屿仍存在国民党军,如大陈岛 。国民党军的目的在于依托岛屿,作为反攻的跳板,防守的缓冲 , 不断制造战事,浙江时刻处于炮火威胁之中 。

文章插图
▲舟山解放后,国民党还占领的浙江岛屿
加上当时还处于冷战时期,舟山群岛随即开展大规模国防筑城的施工任务,提出的口号是:“把舟山建成打不垮、攻不破的东海钢铁要塞” 。

文章插图
▲1955年,国民党军才完全撤出浙江沿海地区
此外,新中国百废待兴 , 需要恢复和发展渔业生产,同时对渔民进行民主改革 。
1952年《关于渔民工作指示》指出,在南方水田地区做好渔民工作的首要关键,是在湖、江、沿海港口设置渔民县、乡、区 。
因此在1953-56年间,各地在沿湖、沿江、沿海港口地区成立许多渔民水上行政区 。比如按湖设置的洪湖县(洪湖)、微山县(微山湖)等 。

文章插图
▲沿江设置的水上行政区
沿海港口地带,则因港设置渔民县 , 当时沿海设十个渔民县,定海、普陀、岱山、嵊泗都是其中之一 。
结合国防和渔业发展需要 。1953年,析定海县置普陀、岱山两县,设立舟山专区 。
舟山专区领定海、普陀、岱山和江苏省划过来的嵊泗县 , 共四个县 。这代表着舟山和宁波的再一次分家 。

文章插图
▲舟山专区(1955年-1958年)
随着民主改革的完成和工业化的提高 , 舟山专区还经历了几次行政区划大调整 。
1958年,舟山专区四县合并成立舟山县,改隶宁波专区 。1962年又撤销舟山县,恢复舟山专区 , 舟山和宁波在行政上又一次分家 , 延续到今日 。

文章插图
▲1962年又一次分家
分家之后,舟山利用渔港和岛屿众多的优势,继续发展传统渔业 。即便地处国防一线,舟山渔场的海产品产量在全省、全国的比重都是名列前茅 。

文章插图
▲舟山渔场很高产
1983年全国行政区划大调整,实行地市合并,宁波地区与宁波市整合为新的宁波市 。舟山地区也于1987年撤销 , 建立舟山市,辖2县2区 。宁波舟山两市“分家”格局最终确立 。

文章插图
▲地市合并后的宁波市与舟山专区(1987年舟山专区改为舟山市)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宁波不仅成为全国第一批14个对外开放城市之一,还成为全国5个计划单列市之一,赋予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副省级城市) 。1983年 , 随着一系列港区的完工,宁波港从单一的河岸港升级为河口港和海峡港 。
舟山则拥有大片群岛,但缺少经济腹地,山多地少,1987年单独设市后才开始现代港口的建设 。
此外,舟山难以和大陆修建的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直接共享 , 即便舟山群岛新建各类深水大港,货物的运送也相当不便 。

文章插图
▲90年代,工人们在修建舟山港老塘山港区
两市还在共同发展上遇到矛盾,比如港口区域分割,存在“两港两检”等瓶颈 。
宁波港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 但可供开发的深水港布局分散 。如果要建设国际一流海港,需要大力整合两市的海港资源 。一方面,宁波借力舟山的深水港条件 , 另一方面,舟山则借力宁波广阔的腹地基础 。
在民生上,两地的异地办事极不方便 。由于舟山群岛面积小、人口少、产业聚集能力不强 , 而宁波则是浙江省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工业城市,经济总量(GDP)排名全国第12 。
由于历史关系,两地社会文化人缘高度一致 , 因此宁波“虹吸”了不少舟山人去工作和生活 。
在诸如此类的问题中,关于合并两市的措施和呼声逐渐显现 。

文章插图
▲宁波舟山港区地图
四、甬舟合并呼声兴起进入21世纪以来,舟山群岛与宁波的联系正在逐渐加强 。2006年,随着宁波港、舟山港合并重组,“宁波舟山港”名称登上舞台 。2009年 , 连接两市的舟山跨海大桥通车,结束了舟山与大陆不通公路的历史 。
舟山群岛长期闭塞的条件得到改善,随着国家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 , 舟山也因此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机会 。2011年,舟山被确立为中国第四个国家级新区 。

文章插图
▲舟山的区位
2020年,连接宁波大陆和舟山群岛的“甬舟铁路”正式开工 , 其全长77公里,建设工期6年 , 将结束舟山不通铁路的历史 。
依然是2020年,为方便两地市民 , 宁波和舟山实施户籍一体化,即宁波视舟山户籍为宁波户籍,为全国首例 。

文章插图
▲跨海大桥已经连接岛屿和陆地,修建中的铁路将进一步加强两地联系 。
全国“合并某些城市”的呼声这么多,但为何宁波与舟山却与众不同呢?
在此之前,全国也有许多两市合并(大城市吞并小城市)的例子,比如济南吞并莱芜(原本是地级市),合肥吞并巢湖市的一部分(原本是地级市) 。

文章插图
【宁波和舟山什么时候合并呢 宁波跟舟山真的会合并】▲2018年,济南吞并莱芜
但由于被“吞并”的小城市与大城市本身不存在稀缺资源的互补 , 且莱芜、巢湖等小城市由于地处内陆,周边的对外交通发达,因此它们的对外地缘联系也不只有一个方向 。

文章插图
▲2011年,地级巢湖市被“三分”
上述大城市吞并小城市,更多地只是物理上增加全市的人口、经济规模 , 利于提升省会“首位度”,但对全市实际上的产业升级、优化结构没有起实际性的质变用处 。
舟山孤悬于东海 , 目前的对外联系唯一只能依靠取道宁波,至今未通铁路 。
宁波作为中国的制造业强市 , 为舟山提供广阔的经济腹地空间 。舟山是中国大陆(不包括海南岛)唯一的群岛地级市,可以为宁波乃至浙江省提供优质的港口和海洋资源 。

文章插图
▲舟山的对外联系只能通过宁波,对宁波依赖性较强
因此,在不少支持两市合并许多人看来,宁波和舟山的合并不仅有历史因素 , 千年来,宁波和舟山语言相通 , 人文相同;也有现实需求,目前宁波舟山一体化的标志--宁波舟山港已经合并,奠定其全球第一大港的地位 。
舟山市的GDP总量较低,但历年来都能利用自身优势保持较快的增速 。
2021年,宁波市的GDP排名全国第12 , 在过去5年由全国城市GDP第16名上升到12名,增长势头强劲 。宁波市计划在2025年争取进入全国城市经济总量前10强(即需要超越天津、南京等城市) 。

文章插图
▲宁波的GDP排名全国第12,增速较快
近年来,浙江省提出“杭甬双城记”战略 , 即发挥杭州、宁波的带动作用,推动宁波舟山建设“国际海洋中心城市”,带领浙江省实现高质量发展 。

文章插图
▲2021年浙江省各市GDP,舟山排名第九
2022年,“沪甬跨海通道”和“沪甬舟跨海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上海-杭州-宁波三角圈被誉为“下一个湾区” 。
在支持两市合并的人看来,首先,“沪甬舟跨海通道”和“国际海洋中心城市”的政策,为宁波和舟山进一步的“一体化”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 。

文章插图
▲下一个超级工程?
其次,由于舟山市仅有110多万人口 , 人才吸引力不高 , 人口规模小 。而宁波市人口约950万,在全国各大城市里人口规模也并不高,在省内甚至低于温州,与自身经济实力不匹配 。
因此,两市合并后,宁波可以晋升千万人口规模的城市进一步提高城市能级 。
再者,宁波与舟山的整合,很快就实现经济总量对天津、南京的超越,甚至可以竞争全国8强,实现“1+1>2”的效果 。

文章插图
▲舟山市的人口在浙江省排名垫底
但对于持保留、反对意见的人看来,舟山群岛具有独特的战略价值,与宁波的行政分离不代表真正的“分家”,实现更深度的“一体化”或许更有意义 。
随着两地的港口合并 , “宁波舟山”作为名词已经逐渐登上了国际舞台 。在2022年发布的“全球航运中心城市指数”中,宁波舟山排名全球前十 。

文章插图
▲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宁波舟山排名全球第十
不管合并与否,宁波人和舟山人都不会将对方视为外地人 , 双方千年来已经形成互为一体的历史和文化联系 。
伴随着户籍一体化的实施,现代公路、铁路的贯通 , 宁波和舟山在地理上的隔绝也不再存在 , 双方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似“一家人” 。
宁波和舟山应该合并吗?单选我是宁波人,支持合并321我是宁波人,不支持合并8我是舟山人,支持合并81我是舟山人,不支持合并34我是外地人,支持合并264我是外地人,不支持合并39不好说,评论区留下看法34781 人参与 投票已结束
- 漳州的发展方向 漳州的发展新貌
- 襄樊是哪个省 湖北襄樊市属于哪个地区
- 黄河的源头只有碗口大为什么不能靠近 黄河源头被找到,仅碗口般大小,为何不允许任何人靠近?
- 玉树黄河源景区 青海黄河玉图片
- 中国有多少大城市和中型城市 中国有多少大城市和周边城市
- 外星人为何不能存在于人类之前出现 外星人为什么不现身
- 世界地球日心得体会500字 世界地球日心得感悟
- 我国的三江源头在哪里 我国的三江源是哪三江
- 南美洲的国家有哪些英文 南美洲有哪些国家中英文